因为要照顾家里的孩子,夫妻俩轮流外出打工,一家人只有春节才能团聚几天。
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容俊结合专业技术定点帮扶贫困县(市、区),多次带领名医工作室团队,分别深入全市各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定点开展医疗帮扶,指导筛查宫颈癌及乳腺癌,定期开展妇科微创手术,为贫困地区的患者及医护人员排忧解难,助力全市脱贫攻坚。从医34年来,容俊信守医者仁心的职业操守,一直坚守在临床一线,认真履行妇产科医生及科主任岗位职责,不嫌脏、不怕苦、不怕累,潜心呵护女性健康。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积累,容俊对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妊娠合并症及高危妊娠的监护及处理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妇产科手术。容俊独立开展科研12项,指导开展科研4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论文多次获昭通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今年3月,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容俊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多年来,容俊始终致力于医学专业技术的钻研求索及传承,在工作中总是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培养妇科医师40余人,建立4个临床药学科,培养5名人流术后优质护理服务咨询员。她多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昭通市名医称号,被省政府授予 云南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同时,她率先引入微创治疗和肿瘤手术及综合治疗理念,创建妇科腔镜团队,积极开展盆底康复治疗、腹腔镜下骶棘韧带悬吊术、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等新技术。多年来,容俊始终以呵护女性健康为己任,充分发挥半边天的作用,展现了巾帼力量、巾帼风采,受到患者的好评(2)燃料电池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一般都是O2,则正极反应式:①酸性溶液,O2+4e-+4H+=2H2O。
不论多么复杂陌生的情境都离不开教材中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模型,所以考生一定要回归教材,重视基础知识、重视常考点。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总之,电化学试题属于必考题,在备课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次电池的电极反应关系——先原电,后电解,负变阴,正变阳。
第三步:分析电解液的酸碱性,再利用H+(酸性)或OH-(碱性)配平电荷,最后利用水使原子守恒。④离子移动方向——电解池异性相吸,原电池同性相恋。
①阳极放电顺序:若是活性电极(金属活动顺序表Ag及以前金属)作阳极,则是电极本身失电子放电。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第二步:根据离子放电顺序,确定放电离子。负极:较活泼金属,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流出的电极。
链接基础:三、离子交换膜电解时,为了保证电极反应正常进行,阻止两极区产生的物质接触,防止发生化学反应,常常将阴阳极用离子交换膜隔离开,使电解池变成两室(或三室)电解池。放电时,金属Li电极为负极,光催化电极为正极,Li+从负极穿过离子交换膜向正极迁移,C错误。②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第三步: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写出阴阳两极电极反应式和电解总反应方程式。
原电池:电子由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③电子移动方向——电子不下水、离子不上岸。
链接基础:二、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1)定义: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第二步: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确定变价微粒系数。
电解池: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这类题承载着对电化学原理的考查,体现化学在解决能源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若为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①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②阴极放电顺序:常见阳离子的放电顺序为Ag+Hg2+Fe3+Cu2+H+Pb2+Fe2+Zn2+ A13+……K+。电解池:电子从电源负极流向阴极,再由阳极流向电源正极。
(2)工作原理——阳负失升氧,阴正得降还小题涵盖知识面广,既有基础性,又有综合性,解题方法灵活多变,分值占比高。
在备考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立足基础知识,查缺补漏分析近3年高考全国数学卷以及2月23日教育部组织的云南、安徽、黑龙江、吉林第一次四省联考数学试卷,虽然得分率较往年省统测明显降低,但是试题基础知识点占比仍然较大,始终都是围绕考纲,紧扣教材。首先,注重解答题过程的规范性,解题过程清晰精练,在平常训练中需分析考点、得分点、扣分点等。
二、注重考试技巧,对点得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试卷是考生12年学习情况的全部体现,所以更应该注重考试技巧,努力得分。教师简介:黄丽,本科学历,中共党员,2013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现任教于昭通市实验中学。
二项分布和超几何分布概念的区分,近几年对概率最大值考查增多,如四省联考第20题即求超几何分布概率最大值等。2023年高考数学将与新高考接轨,从近3年高考全国卷来看,都充分贯彻了高考改革要求,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了对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要求,试卷加大开放题的创新力度,突出数学思维,集中反映高考数学学科特点,充分发挥了选拔功能。选择题前5个题通常用直接法,直接从题目出发,运用有关概念、性质、定理、法则及公式等知识,通过严密的推理和准确的运算,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备考中,考生要紧扣教材,重视课本例题、练习、习题、复习参考题。
如,四省联考多选题第9题,考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概念。高考数学小题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都说得小题者得高考。
最后,一定要求自己每个解答题的答题卡不留白,如:数列题型若题目条件没给首项先求首项,善于利用第(1)小题的结论解决第(2)小题。第二轮备考复习,主要以6大专题为主,除掌握专题知识外,还需加强考试得分技巧的训练。
2023届第一次四省联考卷第11题考查的是追及问题,实质是必修一教材第232页模型的衍生。在复习过程中应着重对不常考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如:立体几何中圆台侧面积公式、台体体积公式、线面平行和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画出两个平面交线或求平面截几何体所得截面面积题型)。
如2020年高考Ι卷第14题,考查两个等差数列公共项构成的新数列的前n项和,在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二册25页习题第8题,已知两个等差数列2,6,10,…,190及2,8,14,…,200,将这两个等差数列的公共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组成一个新数列,求这个新数列的各项之和。2022年高考Ι卷第4题以南水北调为背景,实则考查棱台的体积公式。复习备考时,应注重总结小题解题方法与技巧,选择题常用方法有直接法、数形结合法、验证法、排除法、特殊值法等。由题干中的部分条件可排除部分选项,选项中存在两个相反的或互不相容的判定,那么其中至少有一个是错误的,对于答案唯一的题,如果选项中出现等效命题,那么等效命题应该同时被排除,如:考查复数虚部时,审完题应优先排除含有i的选项再进行计算,有的考生会首先计算,计算出的结果会导致自己忘记题目条件,选出错误选项。
第一轮复习已接近尾声,考生们应在第二轮复习时再次查缺补漏,做到教材知识全面覆盖。高考数学解答题是整张试卷的重中之重,6道题都是综合题,运算量较大,对分析推理能力要求高,所占分值也很高,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空间中的长度问题在不能建系的情况下要能善于利用基向量法等。对于使用直接法比较麻烦,或运算量较大的选择题,凡是选项的整体或某个特殊值可带入题干中验证的,均建议优先使用验证法,通过选择特殊值或把选项带入验证,既快又准。
2020年高考Ι卷第4题以日晷为背景,考查数学抽象能力,将立体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研究。三、克服畏新心理,适应高考高考试题创新性、开放性越来越强,备考时应克服畏新心理,积极面对。